6月4日,隨著一對500米長鋼軌平穩落入鋼軌槽中,標志著連接新疆南疆與東疆的鐵路線——羅布泊至若羌鐵路(以下簡稱羅若鐵路)米蘭至羅布泊段正式進入鋪軌階段。
羅若鐵路全長297.73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線路東起哈羅鐵路羅中站,穿越羅布泊干涸湖盆區、米蘭遺址,在米蘭鎮接入格庫鐵路米蘭站,沿格庫鐵路引入若羌站。中鐵一局承擔全線正線鋪軌297.73公里、站線鋪軌31.44公里、預制和架設簡支T梁366孔、新鋪道岔118組、鋪設道砟77.74萬方的施工任務。其中,羅若鐵路米蘭至若羌段于2024年11月15日以優良率100%、TQI平均值2.63,零問題、高標準、一次性通過動態驗收并開通運營。
此次鋪軌的米蘭至羅布泊段為新建鐵路線,全長237.73公里。為了進一步打造軌道精品工程,優質高效安全推進長軌鋪設任務,確保后期線路平穩運行和保證施工進度,中鐵一局投入TCM60長軌鋪設機組進行鋪軌,該機組具有鋪設速度快、安全性能好、鋪設精度高等特點,不僅可以在路基上鋪設長軌,而且還可以過道岔鋪軌,有效縮短設備轉場時間,提高了施工進度。項目部通過“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策略,引進安全管控平臺、智控平臺、軌道工程運輸管理智控平臺等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多措并舉加強施工安全管控,為按期兌現羅若鐵路鋪架工期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今年3月份復工復產以來,項目部認真貫徹落實“智控平臺+安全穿透式管理”先進理念,克服高溫風沙天氣、交叉作業干擾多等不利因素,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及時與業主單位對接優化施工方案,先后實現87.5公里長軌順利進場、單日預制3.5孔T梁、全線最長橋米蘭河特大橋架梁貫通、14萬根軌枕按期錨固完成等關鍵節點,為米蘭至羅布泊段長軌鋪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鐵一局羅若鐵路鋪架項目部負責人王海巖表示,這是中鐵一局鐵路建設者繼參建哈密至羅布泊鐵路后,又一次挺進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羅布泊地區,面對極端氣候和環境挑戰,項目團隊將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先進的施工技術,確保將羅若鐵路打造成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品工程,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羅若鐵路全線建成后,將連通既有和若鐵路、哈羅鐵路,并與蘭新鐵路、格庫鐵路銜接,形成多徑路的進出疆通道,有利于促進沿線鉀鹽等礦產資源開發、提升“公轉鐵”運輸能力,對于優化完善區域路網布局,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米蘭至羅布泊段鋪設首對鋼軌
鳥瞰鋪軌作業現場
新型多功能鋼軌牽引車作業
人工輔助鋪軌
已鋪設成型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