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商務部主辦、北京交通大學承辦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可持續發展研修班”開展實地考察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南非、亞美尼亞等國的40余位城市規劃、交通建設領域司處級官員及高校代表,走進中鐵一局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項目穿江隧道工區,近距離感受中國軌道交通建設的創新成果。
作為“長江上游軌道第一隧”,27號線穿江隧道肩負著特殊的技術使命。在盾構展廳內,項目負責人向國際學員詳細介紹了工程規劃與施工挑戰,重點闡釋了項目團隊攻克“復雜地質精準掘進、超高水壓密封保障、江底沉降毫米級控制、長距離連續施工”四大技術難題的過程。隨著“渝江號”盾構模型動態演示與施工視頻的播放,這條穿江隧道的技術密碼被生動解讀,調研團成員紛紛用手機記錄下這些展現中國智慧的精彩瞬間。
從理論講解到現場觀摩,“一局質建”的硬核實力在盾構監控中心得到直觀呈現。跳動的數據流與BIM技術成像圖,實時展示著工程建設的智能化管理場景。在展廳外觀景平臺,項目負責人全面介紹穿江段施工概況后,調研團深入盾構始發施工現場實地考察。一位南非交通部門官員撫摸著隧道管片感慨:“這不僅是隧道,更是精密運轉的藝術品!”
活動尾聲,兩張合影定格下跨越洲際的合作瞬間。現場懸掛的兩條橫幅如紐帶般,將長江之畔的工程奇跡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發展愿景緊密相連。
此次考察不僅是中國基建技術的展示,更搭建起以創新技術為基石、共通標準為梁柱的國際合作新通道。當這些官員帶著江底隧道的“中國樣本”歸國,中國軌道交通的穿江實踐、“中鐵一局建設”的品牌力正成為推動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語言,這趟開往未來的軌道列車,已然鳴響了國際交流、合作共贏的嘹亮汽笛。
觀摩現場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