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一局承建的蚌埠民用機場的建設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飛行區通過了助航燈光系統及消防與應急救援設施等專業工程驗收。目前,航管樓及塔臺、公安用房、消防站等10棟功能建筑均已具備竣工驗收條件。涉及民航機電工程的建筑均已按期順利移交至建設單位,并將繼續積極配合建設單位開展通航前的竣工驗收、行業驗收、校飛、試飛、壓力測試等相關工作。
作為蚌埠市重點打造的國內民航支線機場,該項目意義非凡。這不僅是集團公司首次中標的機場項目,填補了公司在該領域的業績空白,更是公司在機場建設新領域的一次大膽開拓與成功實踐。
在建設過程中,蚌埠民用機場項目先后斬獲安徽省 “四個工地”、安徽省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華東六省一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蚌埠市質量標準化工地、蚌埠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樣板工地等稱號。同時,《BIM 技術在蚌埠民用機場項目中的應用》榮獲陜西省第九屆 “秦漢杯” BIM 大賽施工綜合組二類成果,還取得了一項國家級專利,為項目建設注入了科技力量。
蚌埠民用機場坐落于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淝河鄉滕湖村,距市中心直線距離約 37 公里,占地面積達 2384 畝。其中,航站區建筑面積為 6.8 萬平方米。公司承擔的施工任務涵蓋綜合業務樓、旅客過夜用房、航管樓及塔臺等 16 座建筑,總建筑面積約 4.2 萬平方米,施工內容涉及道排、機電、裝飾裝修等多個專業領域,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面對諸多挑戰,項目部全體成員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在施工管理中,積極推行標準化作業,堅定不移地貫徹 “雙重預防機制”,借助 “網格化管理”“兩單兩卡”“班前三分鐘”“吹哨人” 等創新舉措,精準把控風險動態,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在技術創新方面,大膽運用 “四新” 技術,成功攻克了 “管線復雜重疊”“室內凈高受機電管線限制”“雙曲線鋁板幕墻線型控制”等一系列施工難題。此外,項目部充分發揮 “集群化管理” 的區域優勢,通過集中采購定制、專業分包、項目群內部交流等方式,實現了人材機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顯著提高了資源周轉效率。整個施工過程組織嚴密、秩序井然,安全管理扎實有效,高質量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節點目標。
項目團隊與蚌埠機場各參建單位共同組建了聯合黨支部,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積極采用 “以工代賑” 等方式,助力精準扶貧,有效提升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水平,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實現了項目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項目的建設進展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1 月 10 日至 12 日,蚌埠市 “兩會” 代表在項目參建人員的陪同下,分批深入蚌埠民用機場進行實地觀摩調研。代表們對機場建設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幕墻工程線條的流暢、平面的光潔,道路的平整舒適、標線的清晰醒目,綠化景觀的合理搭配、苗木的 “一樹一證”,以及路燈亮化的均勻光效、合理色溫等方面贊不絕口。蚌埠市政府多部門對機場建設成果表示充分肯定,紛紛駐足拍照留念,并派員前來專題交流學習。代表們指出,蚌埠民用機場的建成將為蚌埠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建設質量堪稱典范,為全體建設者的辛勤付出點贊。此次觀摩活動不僅為項目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與監督,更極大地鼓舞了項目團隊的士氣,為最后的沖刺階段注入了強大動力。
目前,蚌埠民用機場項目已進入竣工交付的最后沖刺階段。項目團隊將繼續保持昂揚斗志,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確保項目圓滿收官,為項目團隊及公司創造更多綜合效益,為集團公司在機場建設領域積累寶貴經驗,為蚌埠市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全部力量,開啟蚌埠交通發展的嶄新篇章。
效果圖
航拍
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