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是中鐵一局八公司的搖籃,這里珍藏著無數橋梁人的記憶與夢想。如今,八公司再次回到這片熱土,以建設渭南市重點民生工程——站北街泄洪通道工程為新的起點,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于發展的接力。
站北街泄洪通道項目西起韓馬陂塘,沿3號溝和站北街向東敷設,終點至沋河西岸,全長3723米。該工程的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建成后不僅將實現“洪水不入城”的目標,有力守護臨渭區90萬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將助力城市生態環境改善,打造人水和諧的美好環境。
破泥沖涌,堅毅前行
項目建設面臨的復雜局面,是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歷史因素的疊加。站北路街道作為城市老街,地下管網與構筑物歷經多年疊加鋪設,縱橫交錯、盤根錯節,加之塬上徑流持續補給,形成了異常豐富的地下水系。經年累月間,部分管道破損滲漏,導致局部地質條件發生顯著變化,實際地質情況與勘測數據存在差異。
項目負責人曾明亮介紹:“地面6米以下均為飽和軟黃土,這種土質不僅含水量高,而且滲透系數極低,施工中,頻繁發生的突泥突水,讓開挖作業舉步維艱,不得不采取‘開挖→止水→加固→開挖’的間斷式施工模式,極大地制約了工程進度。”
“挖著挖著就突然冒水、涌泥,光8、9、10、12、14號五座工作坑,就發生了十幾次突泥突水!15號井最嚴重,頂管機被迫停工了整整15天!”技術負責人李高強回憶。
為此,項目部積極采取超高壓多重管高壓旋噴樁、袖閥管、井內超前小導管雙液注漿、回填反壓等多種方式進行加固和處理,確保基坑開挖安全及道路通行安全。
針對15號井的特殊情況,項目部一邊應急抽排水,一邊積極尋求處理措施,并快速給出三條應對之策:一是調整出土工藝,將“波帶輪”工藝調整成“炮筒”工藝,避免大量涌水積于機頭造成事故;二是補充注漿孔,采取加大注漿量、管道外壁涂蠟等措施,減小頂進阻力;三是啟動“中繼間”,將原有頂管機“一分為多”,以“接力賽”形式,逐步向前掘進。
針對頻繁出現的突泥突水問題,渭南市住建局先后多次組織地質勘探、隧道工程、水文地質等領域的專家,到現場“把脈問診”,并實施“全天候督導”。市住建局局長楊宇英強調:“地下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線’,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將泄洪通道工程打造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
中鐵一局八公司也迅速成立生產工作組,并于5月23日進駐項目。在八公司安全質量總監余偉的帶領下,迅速構建起“早交班明任務、日調度抓落實”的閉環管理機制,同步啟動資源調配“加速鍵”,全面激活項目建設的“一池春水”。
截至6月9日,項目11座工作(接收)坑已完成6座,剩余5座已完成79%;頂管通道累計掘進1278米,占總里程三分之一;總施工任務量合計過半。
“泄洪通道工程也是我們闊別多年,再次回歸渭南市場的‘家門口’工程,困難再大,大不過我們的決心;挑戰再巨,敵不過我們意志如鋼!我們一定要為老家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中鐵一局八公司總經理王劉勛說道。
一枝一葉,守護民生
“泄洪通道工程全程深潛城市腹地,在車流不息的道路下方掘進,這里通信、供電、燃氣、軍纜、給水及雨水……管線密布,任何細微擾動都可能引發城市機體的連鎖反應。”八公司副總工程師楊偉鋒說道。
為此,項目部編織起“天羅地網式”的管線探測和防護體系。首先是強化人工排查,項目組織經驗豐富的工人組成“探管突擊隊”,拿著洛陽鏟,以半米為網格,實施“地毯式問診”;其次是與產權聯動,先后與燃氣、電力、通信等7家單位共享加密圖紙,同步開展“開膛驗管”行動;三是強化溯源勘測,邀請溯源單位進場,啟用管線陀螺儀、機器人等手段,為施工裝上“透視眼”。
管線最為復雜的Y16-Y17段,項目部5月10日開始,5月19日完成光纜、軍纜、燃氣遷改,5月23日探明自來水準確位置……僅用半個月就完成管線排查及遷改工作。
作為渭南市區的主要交通要道,站北街兩側建筑林立,最近的建筑物距工作井僅7米,且大多為多層磚混結構,抗傾斜能力差,為此,項目采取了三項措施為安全生產護航:首先,在周邊建筑關鍵部位布設高精度沉降觀測點,實時采集數據,一旦數據接近預警值,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其次,對既有建筑進行“地毯式”排查,精準掌握建筑的使用狀態;最后,采用“階梯式”分級降水工藝,“抽絲剝繭”般將沉降影響降至最低。
中鐵一局八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秦定松要求:“民生工程是守護群眾幸福的基石,無論工期多么緊迫,地質條件多么復雜,都必須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枝葉關情的擔當,全力守護周邊居民的安居生活,讓民生工程真正成為安心工程、暖心工程。”
余偉表示,項目部即將迎來“流塑狀黃土地層頂管作業”的挑戰。該地層含水率極高、土質松軟,常規“土壓平衡”施工法難以奏效,必須改用“泥水平衡”法。對此,項目部已從優化設備選型、強化施工監測、創新泥漿處理技術、引入專家團隊等方面做足了準備。
回歸,是為了奔赴更壯闊的新生。渭南泄洪通道項目,不僅承載著護佑萬家安瀾的使命,更是橋梁人對故土家園的真情守護。中鐵一局建設者將以匠心為筆、責任為墨,將這項民生工程打造成經得起風雨洗禮、盛得下萬家期許的品質工程,讓滔滔洪流化作安居樂業的永恒注腳。
頂管施工啟動“中繼間”
Y6頂管機進場
Y6-Y7段頂管施工
從Y6井井底仰看
Y15-Y16頂進管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