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工匠】大漠戈壁上的“滿分答卷”——記G30連霍高速哈吐9標項目副總工程師謝新宇
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戈壁深處,G30連霍高速哈吐9標項目的施工一線上,項目部副總工程師謝新宇在26公里戰線上筑起一道安全屏障。面對交通導改、能源管線交織、鐵路交叉施工等嚴峻考驗,他以“零事故”的完美戰績,用專業與堅守詮釋著新時代建設者的擔當。
三戰交通導改:破解保通保安全雙重挑戰
作為全線施工風險最密集的標段,哈吐9標需在日均車流量破萬輛次的連霍高速上實施三次整體交通導改。謝新宇帶領團隊反復研究圖紙,先后對接路政、交警、交管局等多個單位,針對不同階段的導改需求,逐段分析車流特征、逐項排查風險點位。他主導編制的《交通導改作業實施方案》,通過壓縮單次導改作業時間,保證在不影響連霍高速哈吐段通行的情況下完成導改作業,在全線率先完成左幅道路交通導改工作,獲得業主單位綠牌表揚。通過設置過渡緩沖區、優化導改標識布局、細化夜間警示標識等措施,充分踐行保暢通、保安全的建設理念。
在項目施工攻堅期,他主導引入智慧保通系統,在全線率先搭建包含視頻監控、交通流量監測、信息發布等模塊的智能平臺。通過多處高清攝像實時監控車流,結合可變情報板動態呈現交通信息,實現施工區域全路段可視化管控。他聯合交警、交管局等部門推出的“警企聯動車”機制,由交警巡邏車與項目警企聯動車組成流動巡邏小組,有效提升突發狀況處治效率。2024年業主指揮部多次組織全線參建單位到現場觀摩,對項目建設和智慧系統的科學性、實用性給予高度評價,并為項目部頒發專項獎勵。
能源管線保護:織密地下生命線防護網
面對西氣東輸二、三、四線、紅臺集氣干線等五條國家級能源動脈與施工標段交叉的復雜局面,針對多條油、氣管道與項目標段道路交叉帶來的保護涵施工任務和潛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問題,謝新宇堅持“先探后挖、全程監護”原則,組織技術團隊與產權單位建立“雙確認”機制:所有管線區域施工前,必須由產權單位現場指認確認管線走向,必須由第三方檢測單位復核確認埋深數據。在每一條保護涵施工中,他提前兩個月啟動對接,針對基坑開挖、臨邊防護等關鍵環節制定專項措施,最終一次性通過產權單位組織的安全條件驗收,使得項目保護涵施工任務順利推進。
鐵路交叉施工:筑牢營業線安全防線
面對上跨蘭新鐵路、下穿蘭新高鐵的鄰近營業線施工挑戰,謝新宇積極與鐵路公安、工務、電務、通信等單位開展溝通,積極配合各單位所提出的安全要求,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和突發情況,他能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其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得到了同事們的廣泛認可和上級領導及相關單位的高度評價。
百日攻堅先鋒:用腳步丈量安全
在開展“大干100天”勞動競賽攻堅戰中,謝新宇首創“三全”工作法:每日對全線26公里開展全覆蓋巡查,重點檢查高空作業、臨時用電等高風險環節;全過程參與技術交底,確保每道工序安全標準落實到班組;全員安全教育,累計組織專題培訓28場,覆蓋施工人員1200余人次。他主導建立的“安全隱患隨手拍”制度,鼓勵一線工人通過手機實時上報風險點,實現隱患發現、整改、驗收的閉環管理。
在沖刺階段,他每日深入施工現場檢查,緊盯現場高風險點,對每一項施工任務都做到細致入微,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安全標準。最終項目部提前完成百日攻堅目標,他個人榮獲“先進個人”稱號,并在公司年度評選中被授予“安全衛士”榮譽。
當問及安全管理心得,謝新宇指著安全帽上被風沙打磨的痕跡說道:“安全不是冰冷的制度,而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責任。安全生產更是一刻也不能懈怠,多走一步、多看一遍、多想一層,才能筑牢防線。”正是這種樸素的信念,讓他的安全生產理念在茫茫戈壁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工作中的謝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