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工匠】匠心筑夢二十五載,安全先鋒譽滿征程——記江西中儲糧項目安全質量總監趙禎祥
在共和國廣袤的土地上,一條條鋼鐵巨龍騰空而起,一座座建筑地標拔地而生。這些偉大工程的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用青春和汗水書寫的奮斗史詩。今年47歲的趙禎祥,就是這支建設大軍中的其中一員。自22歲加入中國中鐵,他已在施工一線奮戰了整整25個春秋。從江南水鄉到南海之濱,從長江之畔到贛鄱大地,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用專業與堅守詮釋著新時代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精打細算的“鋼筋藝術家”
2013年,趙禎祥調任洪湖項目部物機部部長。面對12公里橋梁工程的巨大鋼筋需求量,他敏銳地發現:傳統施工模式下,梁場制梁產生的鋼筋余料往往被當作廢料處理,造成了巨大浪費。
“這些邊角料經過合理加工,完全可以再利用!”趙禎祥立即協同技術團隊展開調研,全線分析。他們將長短不一的鋼筋余料進行分類:較長的用于加工濕接縫、橫隔板鋼筋,較短的則制作成溝槽蓋板鋼筋,使鋼筋損耗率極大降低。
這一舉措帶來了驚人的效益:整個項目濕接縫、橫隔板施工期間幾乎無需額外采購鋼筋,累計消化鋼筋料頭600余噸,節約資金240余萬元。
“趙部長的‘鋼筋藝術’讓我們大開眼界。”時任項目總工程師的劉工回憶道,“他總說,工程人的精打細算不是小氣,而是對國家和企業負責。”
嚴字當頭的“物資守護者”
2018年6月,趙禎祥調任中馬項目部物機部部長,面對這個投資數億的重點工程,他深知物資管理的重要性。“物資管理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質量賬、安全賬。”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到任伊始,趙禎祥嚴格執行公司管理制度,針對項目特點制定了“三嚴”管理方針:嚴格制度、嚴控流程、嚴把質量。推行“商混材料過磅影像制”,要求每車商混必須做到“三核對”:車號對照、磅單對照、影像對照。
在鋼材管理方面,趙禎祥建立起“四定”管控機制。定額管理:根據施工進度精確計算需求量;定點存放:設置標準化鋼材堆放區;定時盤點:實行“日清月結”制度;定量發放:推行“限額領料”。
“趙部長的管理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物資員小王回憶說,“有次深夜到貨,他親自到現場核對鋼材質量證明文件,發現某批次的力學性能檢測報告缺失,當即要求退貨處理。”
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管理,使得項目在兩年施工期間實現了“三個百分百”:進場材料100%合格、物資發放100%準確、賬物相符率100%。最終項目不僅按期完工,還盈余鋼材130余噸。
鐵肩擔責的“安全衛士”
2021年,趙禎祥擔任中馬友誼大道項目安全質量總監。該項目涉及深基坑開挖最深區域達9米,臨近山體部分放坡高度達30余米,且當地水文為海洋性氣候,年降雨量及地下水富足,極大程度上增加了深基坑施工難度和安全管理壓力。
7月12日,第8段管廊排水溝阻塞;8月5日,15段管廊邊坡頂違規堆放重物......每個問題后面都標注著整改時間和責任人。在趙禎祥的工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類安全隱患。
“趙總的‘火眼金睛’讓我們又敬又怕。”安全員小李說,“有次他發現腳手架連墻件安裝不規范,第一時間叫停作業,等到徹底整改完成并驗收合格才恢復施工。”
正是這種“鐵面無私”的管理作風,使得項目在兩年施工期間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連續兩年榮獲欽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稱號,并斬獲“欽州市優質結構獎”。趙禎祥個人也連續兩年獲評欽州市“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工作者”。
創新求變的“安全攻堅手”
2024年,在江西中儲糧淺圓倉項目攻堅階段,47歲的趙禎祥迎來了職業生涯最具挑戰性的考驗——既要確保高危的滑模拆除和封頂桁架架設作業絕對安全,又要保證項目按期交付。
“安全是底線,進度是責任,創新是出路。”趙禎祥在工程例會上擲地有聲。他帶領項目職工日夜攻關,提出安全施工“三把鎖”。
第一把鎖是施工工藝革新,能在地面完成的裝配工作絕不轉為高空施工作業。穹頂錐屋面鋼桁架架設作業采用“模塊化吊裝”,為項目減少了80%高空組裝工作。第二把鎖是雙保險管理,每塊涉及吊裝作業區域均配備技術員及安全員進行指導監督,實現安全技術雙重保障。同時早會布置安全要點,晚會總結問題,日日閉環。第三把鎖是智能守護,用無人機巡查,無死角檢查高處隱患。
“那段時間,趙總辦公室的燈光經常亮到凌晨。”安全員小劉回憶,“有次他發現桁架吊裝方案存在毫米級偏差,立即叫停作業,帶著我們重新驗算了整整一夜。”
最終,這項被業內視為“高風險”的施工任務,不僅提前完成,更創造了“零事故、零傷害”的安全紀錄。
初心不改的“工地守望者”
25年風雨兼程,趙禎祥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工程建設。當被問及如何堅持下來時,這位有著25年工齡的“老職工”說:“看著圖紙變成現實,那種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
常年駐外施工,他錯過了孩子的成長,缺席了家人的團聚。妻子曾算過一筆賬:這些年來,他每年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兩個月。但每當工程竣工時,他總會第一時間給家人發去照片:“這座橋、這棟樓,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
如今,47歲的趙禎祥依然奮戰在施工一線。清晨的工地上,人們總能看到他戴著安全帽巡查的身影;深夜的項目部里,他的辦公室常常亮燈到最晚。就像他常說的那句話:“工程人永遠在路上。”
工作中的趙禎祥